有資料顯示,我國目前的建筑能耗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%左右,建筑在二氧化碳的排放總量中幾乎占到了50%以上,建筑節能已迫在眉睫。
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國家,每年有20億平方米左右的新建建筑消耗著世界上40%左右的水泥和鋼材。據悉,歐美國家(地區)建筑的平均壽命在80年以上,而我國建筑的平均壽命只有50年。在如火如荼的建設潮中,“短命建筑”層出不窮,大量的“青壯年”建筑被迫“英年早逝”。人們在炫耀GDP的同時沒有意識到越來越多的建筑垃圾給社會、給子孫后代所留下的災難。
可喜的是,發展綠色建筑已經明確寫入國家“十二五”規劃中。2012年《政府工作報告》指出,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、節能環保、新材料等產業。擴大技改專項資金規模,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!墩ぷ鲌蟾妗分刑岬,節能減排的關鍵是節約能源、提高能效、減少污染。要抓緊制定出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,加快理順能源價格體系。綜合運用經濟、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,突出抓好工業、交通、建筑、公共機構、居民生活等重點領域和千家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減排,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。
2011年7月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《建筑業發展“十二五”規劃》,規劃要求,建筑產品施工過程的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%,鋼結構工程比例增加;新建工程的工程設計符合國家建筑節能標準要達到100%,新建工程的建筑施工符合國家建筑節能標準要求。規劃要求提高建筑構配件的工業化制造水平,促進結構構件集成化、模塊化生產;鼓勵和推動新建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菜單式全裝修交房。相關政策的出臺已充分表明國家、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建筑節能方面的決心。